当地时间12月22日,新任中国驻东盟大使侯艳琪(左)在雅加达向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右)递交任命书,双方并进行了亲切友好交谈。 中新社发 中国驻东盟使团 供图
侯艳琪首先转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林玉辉秘书长的亲切问候。侯艳琪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方坚持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东盟等地区国家一道,共同致力于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侯艳琪表示,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携手前行,相互成就,树立了地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东盟关系的崭新篇章。中方愿同东盟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落实好30周年纪念峰会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成果,推进共建“五大家园”,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我期待同秘书长阁下、东盟秘书处和东盟各国同事密切合作,全力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
林玉辉祝贺中共二十大成功举行,请侯艳琪转达对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的问候,并欢迎侯艳琪履新。林玉辉表示,东盟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赞赏中方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所作贡献,期待同中方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推进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建设,加强数字、绿色、社会、文化等领域交流,巩固人文纽带。东盟秘书处将积极支持侯艳琪大使和中国驻东盟使团开展工作,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完)
国际锐评|这座“里程碑”引领中阿迈向更好未来****** “这次峰会是中阿关系史上一座里程碑,必将引领中阿友好合作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当地时间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办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双方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等成果文件,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这是本次峰会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 这次峰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与阿拉伯国家集体举行的领导人峰会。峰会决定将中阿关系提升至新高度,是对传统友好的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开创。 早在2000多年前,中阿两大民族就有了往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两条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振兴、推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首届中阿峰会的举办,标志着中阿合作论坛的深度和广度被提升到新的层次,反映了双方在新形势下加强互利合作的期盼。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一方面,个别西方大国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给他国和平与发展造成干扰。中阿都主张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捍卫发展中国家权利。同时,中阿都面临实现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发展的历史任务。双方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服务各自发展目标。首届中阿峰会的召开,可以说正当其时。 如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峰会上,中方既提出了理念主张,也给出了行动方案。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共同利益”“我们要聚焦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我们要维护地区和平,实现共同安全”“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习主席提出的这四点主张,契合中阿加强全方位合作的现实需要,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和平与安全是阿拉伯国家的突出关切。作为真诚朋友,中国始终为中东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从不谋求什么地缘私利,更无意去填补所谓的“权力真空”。本次峰会上,习主席强调,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针对中东问题核心巴勒斯坦问题,习主席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坚定“两国方案”信念,中方将继续向巴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巴方实施民生建设项目。这体现了中方说公道话、办公道事的一贯立场。 阿拉伯有句谚语:“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双方都要有实打实的行动。本次峰会上,习主席提出,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这是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第一步。 从具体合作清单看,涉及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这展现出中方愿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发展的真诚意愿。《阿拉伯人消息报》9日发文指出,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加强战略合作的背景下,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在等着阿中双方。 中国需要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也需要中国。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是对两千多年丝路情谊的传承,是各自实现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这个变革大时代所需。在新蓝图指引下,中阿关系将提质升级,更好造福双方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